欧佩克会议增产小于预期
6月22日,欧佩克在总部维也纳举行会议,讨论下一阶段产油政策。在当天的会议上,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讨论认为应适当增加原油产量,以促进市场供需平衡。据报道,欧佩克成员国将日增产原油约60万桶,非欧佩克产油国则填补剩余空缺,共计日增产约100万桶。
会议召开前,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,希望欧佩克能够实质性增产原油。由于担心油价波动不利于美国国会中期选举,特朗普政府加大游说力度,并私下施压沙特以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要求增产,以弥补未来因伊朗原油产量减少可能造成的干扰。但从会议结果来看,增产幅度较小,低于外界预期。有分析指出,此次增产是为了抵消此前的过量减产,以维持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协议。
在过去几个月,委内瑞拉和利比亚等产油国还意外出现供应不足,导致产油国日减产约280万桶,超出减产目标。6月以来,伊朗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,与此同时,委内瑞拉的原油产量远远低于2016年减产协议上的产能目标,并预计会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下降,国际能源署预测,到今年年底委内瑞拉的原油日产量将下降数十万桶。而伊拉克当前原油产出也低于欧佩克协议规定的大约432.5万桶/日的限产水平。
经过近18个月的减产和国际原油市场的回暖,目前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。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,国际商业原油储备明显下滑,达到了欧佩克减产的预期,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商业原油储备更是跌到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沙特阿拉伯能源、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哈立德·法利赫曾警告说,国际原油市场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面临供应不足。
面对外界要求欧佩克提高产量的呼声,沙特曾在会前提出欧佩克日增产100万桶原油的目标,但遭到以伊朗为首的成员国反对。虽然各方最终就增产达成妥协,但由于分歧与矛盾尚存,会后声明并未明确具体执行方案,即成员国增产分摊比例。
目前,俄罗斯和沙特基本都同意逐步退出减产协议,最近暗示可能比计划提前增产。沙特则希望能够小幅增产,从而避免油价下跌太多,影响到产油国的利益。增产对于沙特等产油能力强的国家自然不在话下,但对伊朗、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等增产能力不足的国家显然不利。